*

靜脈曲張是下肢靜脈不正常的擴張彎曲變形所致,約有20-25%的女性與10-15%的男性有若干程度的下肢靜脈曲張,好發於女性、老人及長期久站者,臨床表徵包括腿部腫脹、靜脈血管浮凸變形、患部皮膚癢痛,嚴重時可能導致靜脈慢性潰瘍、血栓性靜脈炎、深部靜脈栓塞或肺栓塞等危及生命之併發症。

靜脈曲張目前並無治療準則可依循,臨床上初期病灶以抬腿、壓迫性治療為主,進階則可選擇藥物治療、硬化治療、雷射與手術切除等治療方式。臥床時將腿抬高於心臟高度約30分鐘,每天3~4次,睡覺時將腿墊高約15~20公分,可減少腿部水腫。壓迫性治療是靜脈曲張的主要治療方式,可有效預防靜脈曲張潰瘍復發,藉由選用彈性繃帶包紮或醫療級彈性襪外加力量壓迫腿部,增加表層靜脈血液流入深層靜脈,減少靜脈血液逆流,改善小腿之微血管循環,促進淋巴引流並減輕水腫,延緩靜脈曲張惡化的速度。硬化劑注射治療與雷射顯微或手術切除治療對90%以上的患者有效。硬化治療乃將硬化劑打入患部靜脈,破壞血管內皮細胞,引起血管痙攣與發炎反應而纖維化,使患部無法繼續擴張而達到消除靜脈曲張的目的,以細小靜脈擴張較適用。雷射顯微治療原理同硬化治療,亦藉由破壞血管內皮細胞使靜脈萎縮而阻止病程發展,但不會有硬化劑過敏之風險。至於手術治療則適用於較嚴重的靜脈曲張,目前有隱靜脈切除術、走動式靜脈剝除術、內視鏡筋膜下靜脈結紮、單純靜脈切除術及靜脈瓣整形術等可選擇,術後嚴重併發症為深部靜脈栓塞。

 

靜脈曲張的治療方式以非侵入性之壓迫性治療為主,嚴重時可選擇外科手術等方式處理,治療方式依患者疾病嚴重程度與病灶位置而異,但術後復發率高,故應徹底改變生活型態,包括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、適當運動、少鹽食物、戒菸、避免過度肥胖等,並配合穿著彈性襪或使用彈性繃帶,以降低靜脈曲張之復發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ascul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